風神廟》主祀: 風神爺
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三段143巷8號 電話: 06-2277540
風神廟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的直轄市定古蹟,是全臺灣現存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,也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。在其對面有同為直轄市定古蹟的接官亭。
沿革
該廟是在清乾隆四年(1739年),由臺灣道巡道鄂善所建立,就設在臺灣府大西門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側、安瀾橋的旁邊。當時的風神廟是一棟四進的建築,其第一進是大門,第二進是官廳,第三進便是風神殿,而第四進是大士殿。是在把原設在赤崁街大井頭的接官亭移到此處後興建,以保佑往來舟楫的行旅安全。
而在這之後臺灣府知府蔣允焄於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對風神廟進行了第一次的整修,而清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時的知府蔣元樞則又再次進行整修。這一次除了對原有建築整修之外,蔣元樞還在廟的東側建置公館以讓來臺的官員暫居,並建設石坊以光大這座進出臺灣的門扉[註 1][1][2]。
而在日治時期,由於日本在大正七年(1918年)進行的市區改正計畫,而導致原本後半部所有的殿舍以及旁邊的公館遭到拆毀,神像移到原本的官廳。後來在大正十三年(1924年)時,當地的士紳集資在原官廳地點之上重建,而成今之風神廟。而在那之後仍進行了幾次整修,如民國81年(1992年)時。
2016年2月6日的高雄美濃地震,造成日治時期建的石造鐘樓(後考證為峴石亭)倒塌,鼓樓(後考證為棠蔭亭)結構也有受損,為該次地震中臺南古蹟受創最嚴重者。之後經過相關考據,於2017年9月18日舉行風神廟修復工程的開工祭拜儀式,2019年6月14日竣工,在7月25日完成驗收。同年(2019年)10月5日舉行入火安座儀式。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❗️本網引用的影片皆屬於合法官方youtube影片
🔥TvTw網路電視全方位搜尋🔍
🔥TvTw網路電視全方位搜尋🔍